近日,随着TCL华星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完成对LGD广州8.5代线的收购,中国大陆企业在LCD领域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国显示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全球显示产业链格局加速重构。
产业竞争格局重构:LCD领域迎来新变化
市场研究机构Omdia显示研究总经理谢勤益指出,中国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和成本效率优势,已成为LCD领域的力量之一。这种优势的形成,源于中国面板产业二十余年的持续投入与技术积累。从2003年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开始,中国企业便踏上了自主创新之路。2009年,TCL为突破“缺芯少屏”困境创立TCL华星,在技术封锁与市场质疑中坚持投资建设高世代产线。如今,TCL华星与京东方、天马等企业共同构建起LCD制造集群,推动中国智能终端品牌在全球市场持续创新。
TCL华星收购LGD广州产线的战略意义,远不止于产能规模的扩张。通过整合LGD的IPS技术与自身HVA面板优势,TCL华星形成了覆盖全场景的技术矩阵,既能满足消费电子对宽视角、高色彩准确度的需求,又能通过技术融合加速产品迭代。数据显示,LGD广州产线2023年净利润达6.02亿元,与TCL华星现有产线协同后,其设计月产能180K的8.5代线将与广州t9产线形成“双子星”布局,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并购是中国面板企业推动全球产能整合的关键一步。随着三星、LG等韩企逐步退出LCD市场,全球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传统周期性波动有望减弱。Omdia预测,2025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量虽微幅下降至2.39亿片,但出货面积将增长5%以上,大尺寸化与高阶化成为主流趋势。TCL华星通过收购后产能突破5000万片,与京东方6000万片的年产能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显示产业链中的地位。
“整合后的TCL华星不仅能优化专利组合,还将深度融入LGD的全球客户网络。”谢勤益表示,中国企业正从“制造优势”向“技术+生态”优势转型,通过精细化管理和集群化研发,持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
技术创新引领未来:中国方案融入全球显示产业生态
TCL华星收购LGD广州产线的背后,是中国显示技术从跟随到超越的质变。以Mini LED背光技术为例,2023年中国厂商推动其出货量达350万片,2025年预计突破1350万片。这种技术突破也通过成本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选择。
回顾历史,中国面板产业曾因核心技术缺失遭遇挫折。2004年,TCL的国际并购因彩电技术从CRT转向LCD而受挫,也因此,企业坚定投入LCD研发。20年后,TCL华星的技术矩阵已覆盖HVA、HFS、IPS等全场景,并在Micro LED、印刷OLED等前沿领域布局。
Omdia分析指出,在Micro LED、近眼显示等新兴领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的背景下,LCD技术凭借经济性与成熟度,将在电视、车载、电竞等中大尺寸市场长期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TCL华星等中国企业正通过技术输出、产能整合与生态构建,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