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老三樣”到“新三園”——重慶開州農業產業化發展觀察
          2020-09-28 15:47:3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重慶9月28日電 題:從“老三樣”到“新三園”——重慶開州農業產業化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李勇、陳國洲

            綿密秋雨中,重慶開州區大進鎮紅旗村高山上的萬畝茶園云霧纏繞,讓這個摘下窮帽走向小康的山村充滿詩情畫意。

            村民蔣開洪倚靠在他家小超市門口看雨:門前就是生態茶園,山那頭是康旅藥園,再翻過山是果蔬園。脫貧攻堅中發展的“新三園”徹底改變了這里的模樣。

            “以前種的是苞谷、洋芋、紅苕這‘老三樣’,去掉買種子、化肥等的成本,掙不了什么錢,土地慢慢地都撂荒了。”蔣開洪說,現在他家以5畝地入股合作社,除了固定分紅,他還在茶園里當“工人”管護40多畝高山生態茶,一年有2萬多元的收入。

            大進鎮位于大巴山區深處,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18.7%,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2017年8月,重慶市決定由18位市領導擔任18個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并由18個市級扶貧集團進行對口幫扶。大進鎮迎來了重慶市委組織部扶貧駐鎮工作隊。

            “‘新三園’代表的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產業,在大進鎮是茶園、藥園、蔬果園,在其他鄉鎮可能是柑橘、花卉、生態園,是成百上千種農業新供給。”重慶開州區區長蔣牧宸說,脫貧攻堅中,開州區每一個村莊都因地制宜地發展了優勢產業,通過“合作社+公司+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激活了農業潛力,并進一步與鄉村旅游融合,多維度為鄉村振興賦能。

            在大進鎮新元村,漫山遍野的金蕎麥長勢正好,修葺一新、黑瓦黃墻的農家小院點綴其中。村支書左仁平正在查看藥園長勢,他說自己當了27年村干部,種了一輩子地,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這土地的價值。過去農地一年一季種苞谷、洋芋或者紅苕,現在5月種四季豆、6月種白玉蘿卜,或者來年2月套種土豆,一塊地收好幾茬,每畝年產出從過去的不足1000元增長到現在的5000元左右。

            “新三園”背后是農業產業化、一體化發展。今年4月,“巴味渝珍”杯重慶市第三屆斗茶大賽就在大進鎮紅旗村萬畝茶園舉行,令“巴渠茗茶”名噪一時;去年11月,首屆三峽道地中藥材交易博覽會在開州舉辦,簽下總金額超53億元的56個中藥材加工、康養、產銷大單;在開州區浦里新區,一個規劃面積達3.6平方公里、年產值達150億元的食品醫藥產業園正在崛起;農村電商集配服務已經延伸到每一個村莊,解決了農產品日常銷售問題……

            “新三園”成了“新三景”,變身優質鄉村旅游資源。今年國慶期間,一條連接大進鎮到四川宣漢“巴山大峽谷”景區的旅游公路即將通車,游客到這里欣賞田園風光的同時,還能采茶、摘果、挖藥,體驗農家生活。

            蔣開洪開了20多年小賣部,以前商品賣不動經常放過期,如今,小賣部變身小超市,商品銷售“提檔升級”。“現在村里人的腰包慢慢鼓起來了,游客也多了起來。”蔣開洪說。

            2019年底,大進鎮的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1500元。

            重慶開州區委書記冉華章認為,從“老三樣”到“新三園”,反映的是脫貧攻堅中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產業調整的大趨勢。他說,“脫貧攻堅為偏遠山村帶來了新的產業、新的發展模式,為當地脫貧后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加載更多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稻田飄香收獲忙
          稻田飄香收獲忙
          新疆旅游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游升溫加速
          新疆旅游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游升溫加速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6553149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_亚洲精品911在线永久观看_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_日韩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一本热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中文字母AV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区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三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