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好日子是干出來的——甘肅省鎮原縣、通渭縣、岷縣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2020-09-15 07:32:33 來源: 經濟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平地不到三丈,望遠不過五里。”兩年前,從甘肅省農科院到甘肅省鎮原縣方山鄉賈山村掛職第一書記時,陳文杰如此形容眼前的景象。

            過去,在這樣的地方發展產業,幾乎是不可能的。自然條件惡劣、交通基礎設施差,成為當地產業發展的梗阻。

            如今,扶貧產業的發展不僅讓貧困戶脫了貧,今后他們還有望依靠產業富起來。

            貨物運輸更暢通

            從福建來岷縣掛職副縣長的林善章告訴記者,路修好了,和外界的溝通加強了,對產業發展、對脫貧都是好事。

            林善章剛來岷縣時,當地交通基礎設施落后引發了一系列問題——貨不暢其流、人們的視野也不開闊。如今,這樣的狀況已有明顯改善。

            走進位于岷縣的甘肅聚合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堆成小山的快遞盒。在包裝車間,一包包當歸、黃芪等中藥材正被打包進快遞盒里,每天有3000多個包裹從這里發至全國各地。“一年算下來有100多萬個包裹。”公司負責人李愛軍介紹,現在,公司已開了4個天貓店、2個京東店、3個淘寶店。

            “賈山村的土豆有一半銷售到了天津。”鎮原縣方山鄉黨委書記高亞麗回想起以前的賈山村就皺起眉頭——出村的路一下雨就成了爛泥路,人和貨都只能在家“憋著”。去年,村里大棚種的蔬菜因為下雨無法運輸,錯過了銷售黃金時間。“今年路修好了,不用再為運不出去發愁了。”高亞麗說。

            “交通已不再成問題。”通渭縣清涼沅金銀花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翟玉生告訴記者,路修好了,交通便利了,金銀花也能走出通渭,走出甘肅,銷往全國。

            產業發展更精準

            因地制宜、精準定位是甘肅扶貧產業得以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產業扶貧有‘三寶’——藥材、蜂蜜、貓尾草。”當地人的順口溜道出了岷縣的三大特色產業。岷縣境內盛產當歸、黃芪等238種中藥材,有著“中國當歸之鄉”的美譽。

            正是看準了這一資源優勢,當地圍繞中藥材做文章。2019年,岷縣中藥材產業總產值達40億元,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超1500元;全縣養蜂農戶達到1.2萬戶,產值達1.5億元,帶動10217戶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種植以貓尾草為主的各類特色優質牧草20萬畝,累計帶動7823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在通渭縣,金銀花已經成為縣里的“扶貧花”,百姓眼中的“富貴花”。“金銀花年年有收成,日子就天天有盼頭。”李家店鄉郭坪村村民張繼剛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近3年因為種植金銀花,日子有了起色。“2017年,兩畝金銀花就賣了8000多元。”張繼剛看到這么好的效益,去年又種下了1.4畝。

            “金銀花是名副其實的‘黃金’產業。”翟玉生告訴記者,金銀花當年栽下,次年就有收益,一畝地年收益能達5000元以上,更可連續穩定增收20年。現在,通渭金銀花基地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0萬畝,參與種植農戶達到4.06萬戶,覆蓋貧困戶1.93萬戶,種植戶年增收1.5萬元以上。

            在鎮原縣,蘋果已經成為了全縣經濟發展、百姓增收、貧困戶脫貧的“金果果”。

            “鎮原海拔在1500米左右,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所以你看蘋果這么紅,甜度也高。”海越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晶告訴記者,2016年,海越農業有限公司在鎮原平泉鎮建立了基地,目前流轉了12226畝土地,涉及24個村民小組共1996戶農戶,其中貧困戶463戶,吸收了630戶入股了681萬元,全年可為當地提供勞務收入650萬元。

            目前,鎮原縣蘋果栽植面積達12.57萬畝,建成蘋果萬畝鄉鎮4個,蘋果專業村46個,果品年產量達15.6萬噸,產值7.3億元。

            脫貧主動性更強

            “以往去貧困戶家里,貧困戶都不歡迎,現在我們入戶,老百姓都很熱情。”通渭縣榜羅鎮閆灣村扶貧專干陳云斌對村里的變化深有感觸,現在政策好了,路也修好了,產業也發展起來了,和外界溝通多了之后,村民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

            “第一年就收到了租金4320元。”王狗娃是鎮原縣平泉鎮上劉村的貧困戶,兒子和母親患病在家,丈夫在外務工。以前,她不僅要照顧家人,還得干農活,生活困苦不堪。2017年,她將自家的7.2畝土地流轉給了海越農業種植蘋果,還入股了1萬元。一有空,她就來果園干活賺錢。現在,她一年的收入能達兩萬多元。

            “只要愿意干,隨時都有活。”通渭縣李家店鄉李店村56歲的張志明是村里種植金銀花的“第一人”,在他的帶動下,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種下了金銀花。10畝金銀花的收入再加上打工的工資,讓張志明笑得合不攏嘴。這兩年,他打算再攢點錢給小兒子結婚用。

            陳云斌說,現在,“好日子是干出來的”思想深入人心,貧困戶“我要脫貧”的主動性更強了,他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向往。(記者 李琛奇 陳果靜)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杰
          加載更多
          綠色墨脫
          綠色墨脫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6493215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_亚洲精品911在线永久观看_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_日韩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欧美 | 五月天在线亚洲牛 | 自拍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 五月婷日韩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