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江蘇全力幫助全省300萬低收入人口踏上小康之路

          2016年10月10日 16:14:02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10月10日電 題:江蘇全力幫助全省300萬低收入人口踏上小康之路

            新華社記者朱旭東

            國慶長假一過,江蘇省委駐泗洪幫扶工作隊的隊員們,又像往常一樣奔波在田間地頭、項目工地或產品銷售市場。2019年,江蘇省將確保“全面進入小康”,他們和其他11支工作隊的隊員一樣,正全力幫助全省300萬低收入人口踏上小康之路。

            雖屬東部發達省份,江蘇北部地區仍然存在大量低收入人口。宿遷市西南崗地區,因為水源匱乏、土地貧瘠、交通閉塞,是江蘇貧困人口最集中、脫貧難度最大的典型代表。

            “天崗湖鄉是西南崗中的‘西南崗’,一直是宿遷最窮的地方。”田樹林,江蘇匯鴻國際南京博溢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現在是宿遷市泗洪縣天崗湖鄉王集居委會第一書記。“這里的土地全在山岡上,30厘米之下就是石塊,嚴重缺水,只能種些用作飼料的玉米和小麥。收成好時,每畝收益僅有600元左右。”

            匯鴻國際20年來一直在幫扶天崗湖鄉,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幫扶工作從未間斷。在上一輪扶貧開發中,江蘇對包括西南崗地區在內的蘇北6個重點片區實施整體幫扶、集中連片開發,3年累計投入資金353.8億元,興辦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改善民生項目1269個,片區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

            低收入人口年收入在2015年達到4000元后,江蘇的扶貧工作由解決絕對貧困進入解決相對貧困的階段,“十三五”時期,江蘇將扶貧標準提高到人均年純收入6000元,把全省300萬低收入人口、蘇北6個重點片區和黃橋、茅山革命老區作為主要幫扶對象,組織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讓低收入人口“一個不少、一戶不落”地共同邁進小康社會。

            蠶桑一直是車門鄉王溝村的傳統優勢產業,但產業效益和附加值并不高。每到春秋兩季蠶繭收獲后,廢棄的桑樹枝大量堆在田間地頭,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駐村工作隊員孫士金發現,桑枝經過切片晾曬后是良好的中藥材,他一次次趕赴安徽亳州中藥材市場調研論證,最終確立引進桑枝片加工項目。“桑樹渾身是寶,桑葉、桑枝、桑葚都可做中藥材。”目前,他又在考慮試點建設60畝果桑采摘基地,延伸桑樹的產業鏈。

            新一屆省委幫扶工作隊自今年2月下旬到崗履職以來,目前已協調落實各類幫扶資金3億多元,實施各類幫扶項目752個。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斕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61119688464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_亚洲精品911在线永久观看_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_日韩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络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