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我又一次回到鄉村,秋收剛剛結束,金黃的玉米粒攤開在地面上晾曬,少量的玉米秸稈捆綁著立于墻邊,綠色逐漸褪去,泛露出一如既往的金黃。到了現在,鄉村的秋收變得越來越簡單,這在過去幾百年的中國是不可想象的,再也沒有整體統一的翻松田土的耕地,鄉村的集體協作因為機械設備的提升和功能分工而消解,人們對集體的依賴似乎越來越低。

          1980年代,我出生的鄉村為了實現秋收以后鄉村耕地的便利,東拼西湊甚至向臨近的村莊舉債購買了一臺耕地機——一臺鏈軌主車加一臺手扶式犁刀共計15萬元。我的記憶里,這個龐然大物充滿了科幻、力量和未知,我一度認為它像變形金剛里的汽車人那樣可以變幻無所不能。

          30年前,農業仍然是中國鄉村乃至中國基層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尤其秋收前后,鄉村的大喇叭廣播的信息都是關于什么時候必須把玉米秸稈從田地內移除以及耕地的進度,因為龐大的耕地機需要足夠大的空間才能施展才能,插犁后,一旦某個家庭延后,將會影響整個鄉村的節奏。

          除了"搶收搶種"的政府催促,耕地機完成鄉村的土地翻耕以后,還要替借債的村莊完成一定量的耕地任務,從而抵消購買機器時的債務。
           
          王帥






          作者:王帥


          《鄉村與城市》
          【(英)雷蒙·威廉斯】

          【第一期】更好的城市?更大的城市?
          【第二期】城市和鄉村的婚姻
          【第三期】為自己選的城市辯護
          【第四期】郊區是無法抵岸的船
          【第五期】城市中必要的無效率
          【第六期】城市的冒險
          【第七期】城市資源的公共邊界
          【第八期】城市化一代和互聯網一代
          【第九期】一種只屬于城市的產品
          【第十期】鄉村的未來
          【第十一期】城市的工廠美學
          【第十二期】城市和它消失的色彩主義
          【第十三期】如何讓城鄉互相諒解?(一)
          【第十四期】城市足球主義和房地產足球主義
          【第十五期】城鎮化下鄉
          【第十六期】城市和鄉村的廣場舞
          【第十七期】鄉村進城
          【第十八期】便利店
          【第十九期】城市和鄉村的年輪
          【第二十期】城市的線路
          【第二十一期】鄉村的身份
          【第二十二期】漫不經心的公共空間
          【第二十三期】理直氣壯的鄉村道路
          【第二十四期】鄉村入股城市
          【第二十五期】空間的延遲效應
          【第二十六期】街角的屬性
          【第二十七期】自行車的痕跡
          【第二十八期】如何讓城鄉互相諒解?(二)
          【第二十九期】對田園城市的浪漫幻想
          【第三十期】郁亮:萬科的微革命浪潮






           

           







          盡管耕地機橫掃田地的高效率代表了現代化的起步,不過它的龐大倒是與鄉村充裕的空間相符。一年之中,耕地機使用的時間累積也不足一個月,大量的時間它停靠在村莊里的空曠位置,有一段時間停在村莊東北方向的村辦沼氣加工廠,又有一段時間停在與耕地機大約相同時間不再使用的供銷社門前。

          對鄉村而言,時間緊張的時候極少,大多數日子,鄉村對時間的要求不高,正因如此,白云蒼狗的時間刻度才在鄉村大量出現。唯獨春種秋收,時間才變得急迫起來,因為耽誤了一時,很可能影響鄉村一季的收成。

          耕地機的出現恰逢其時,耕地機的分解也恰逢其世,大量的小型旋耕機出現,每一個家庭單元有了更多的機器選擇,最重要的是,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選擇。在解放生產力的同時,集體意識也變成了鄉村名義上的共同體,經過長途跋涉以后,鄉村開始和自己告別。

           

          如果說1984年是中國城市的開放改革之始,那么1994年就是中國鄉村正式城鎮化的開端。

          1994年9月由建設部、國家計委、國家體改委、國家科委、農業部、民政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成為中國小城鎮發展的第一個指導性文件。自此,中國的鄉村開始了跨世紀的又快又慢的城鎮化。

          如何理解中國鄉村的城鎮化,直到現在,經濟現象依然是分析鄉村變化的主要理論,"使小城鎮成為區域的中心"、"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等表述都少不下經濟發展的考慮。然而,按照涂爾干在《社會分工論》中的分析,鄉村里發生的勞動分工和城市化改變并不是純粹的經濟學現象,而是包含了有機團結的集體意識。

          可見,集體意識并沒有在鄉村的結構里式微或消失。對鄉村而言,發生改變的只是分工的方式,集體意識有增無減。并且,隨著社會分工的明確,鄉村里創造出越來越多的名為集體意識的連帶感,鄉村變得不再機械,在轉入有機社會的過程中,它對集體意識的需求規模反而越來越大。
           

          倪匡在其衛斯理系列《追龍》一書中如此描述摧毀城市的方法——"不必摧毀這個大城市的建筑物,不必殺害這個大城市中任何一個居民,甚至表面看來,這個大城市和以前完全一樣,但是只要令這個大城市原來的優點消失,就可以令這個大城市毀滅、死亡"。

          實際上,鄉村的生死與城市的生死無異,只要鄉村對時間的要求和使用不再是過去數百年的節奏,那么,鄉村就會自動和自己的過去、傳統割袍再見。以往,玉米脫粒以后通常要曬至14個左右的水分以后或入倉或出售,而現在,脫粒以后的玉米稍微晾曬,還有23個水分就直接賣給了走街串巷的玉米收購者。

          當鄉村的時間優勢不再明顯,它的未來必然開啟抗議和懷舊混合的模式,尤其是在與城市產生交集共同生長的過程中,鄉村有了指向明確的目標,它不再依賴記憶,像一頭機緣巧合闖入人類世界的猩猩,用城市的方式嘗試著讓自己崛起。

           



          回到頂部 —— 新華微觀察 —— 網站首頁

          Copyright ? 2000 - 2013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房產青島
          策劃:王帥 美編:武文璐 編輯:宮龍珠 版權所有 新華網



          01003009169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_亚洲精品911在线永久观看_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_日韩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日本在线a一区视频 | 亚洲区少妇熟女专区 |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尤物92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