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日電(孫慧)“在中藥產業標準化進程中,中藥企業既是探索者,又是實踐者。實現中藥產業的標準化以至現代化,需要把現代科學技術運用到中藥生產的多個環節。因此,中藥企業應當是標準化建設的主體。”近日,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高松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仲景宛西制藥在推進中藥標準化建設中,通過一系列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制訂,確保中藥從田間到臨床全過程的安全可控、源頭可溯,展現中藥獨特的治療功效,推進傳統中藥的繼承和現代技術的發展。
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高松
嚴格把控各個環節 提高藥材質量的穩定、均一
據介紹,為了尋找適宜中藥材生長的地域環境,仲景宛西制藥早在1998年依托八百里伏牛山天然藥庫資源優勢,探索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先后在河南南陽等三省六地,按GAP要求分別建立了地黃、山藥、牡丹皮等6大藥材生產基地。其中山茱萸、地黃、牡丹皮、山藥等四大藥材基地通過GAP認證。
高松表示,仲景宛西制藥通過GAP藥材基地建設,規范化生產種植及產地加工,保障優質道地中藥材的長期、穩定供應;重金屬、農藥殘留檢測控制,防止受污染的藥材進入生產環節;種子種苗標準化管理,從源頭保證藥材優良品質。實現從基地選址、種源、繁育、種植、采收、加工和包裝,以及質檢和倉儲運輸等所有環節的業務數據的信息化,幫助基地管理從信息化轉向數字化繼而精細化。
“以六味地黃丸為例,遵循‘藥材好,藥才好’的制藥理念,在道地藥材產區建立六大藥材種植基地,并開展六味地黃丸(濃縮丸)的制劑工藝研究,形成38個關鍵生產技術環節技術規范及質量標準,把全流程質量控制的理念貫穿在中藥質量標準過程中,保證批次間的穩定性和批間的均一性。”高松說。
高松指出,“推進標準化工作任重道遠,它是一個需要持續做的事情。優質藥材生產優質產品,嚴格的工藝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對于如何建立療效評價標準、建立完善的品牌標準等還需要不斷地深入和加強。”
開展中藥標準化建設 推動企業不斷發展
在高松看來,開展中藥標準化研究工作, 制定涉及中藥種植、產地加工、質量研究等一系列的標準和規范, 有利于促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質量的提高, 為建立安全有效、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國家質量標準提供堅實的基礎, 有利于強化藥品監督管理的技術依據,有利促進對外貿易,使中醫藥走向世界。
推進中藥標準化建設也為仲景宛西制藥的發展帶來諸多改變。據高松介紹,首先是全產業鏈質量傳遞與控制。企業實施“六味地黃丸標準化建設”至今,通過對山茱萸等六種藥材種植生產過程、六味地黃丸關鍵生產技術環節的研究,建立從種子種苗、中藥材、中藥飲片直至六味地黃丸(濃縮丸)系列標準及生產技術規范共38個,保證六味地黃丸(濃縮丸)生產過程各個環節過程規范化,為產品的優質優價提供技術支撐。
第二是全過程追溯系統的建設。以六味地黃丸標準化建設為依托,建成企業中藥材生產流通可追溯體系、中成藥生產全過程可追溯體系、中成藥流通可追溯體系,實現了原藥材生產、流通,中成藥產品的生產、流通全過程可追溯。借助三大可追溯系統,通過機制創新、優化流程、強化管理,滿足強化企業質量管控、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構建成本競爭優勢的需求。
第三是建立“仲景宛西制藥中藥材+中藥生產管理溯源系統”實現從基地藥材、到中藥飲片,中成藥全流程的業務管理和質量溯源管理,對內統一管理,對外全面展示。結合物聯網設備的展示,實現從中藥材種植到中成藥全流程的數據溯源和實時畫面展示,打造行業內的標桿企業形象。建立符合國家及行業規范要求,并適合仲景宛西自身使用需求的產業全流程溯源系統,樹立行業追溯標準。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