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警察“生命出警”这次换种方式守护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4/03 20:01:42
来源:新华网

28岁警察“生命出警”这次换种方式守护你

字体: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收到一封来自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的特殊函件,称民警小刘于2017年6月6日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留血样志愿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以救助白血病患者。2024年8月1日,小刘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2025年2月,小刘接到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电话通知,询问其是否有捐献意愿,他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愿意”。于是,小刘成为了北京市第7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25年4月2日,小刘在驻京部队某医院完成了一场特殊的“生命出警”。

  时间回溯到2017年,还在上学的小刘在一次校园献血活动中,通过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讲解,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意义。“当时看到宣传资料上说,非亲缘配型成功率极低,就觉得如果能救人一命,那该是多有意义的一件事。”就这样,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小刘留下了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2022年,小刘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从警近三年来,他主动学习执法办案流程,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迅速成长为派出所打击办案的攻坚力量。

      几个月前,刚结束一天工作的小刘接到了一通陌生来电。“您好,这里是北京市红十字会,您在中华骨髓库留下的血样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电话那头工作人员的话语让他瞬间清醒。“说实话当时有点懵,毕竟入库8年了,没想到真的能配型成功。”小刘回忆道,“但更多的是开心和激动,就像中彩票一样,不过这个‘彩票’能救人命。”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开明的父母只说了一句话:“儿子,我们支持你的决定,但一定要注意身体。”作为人民警察,小刘的日常工作本就充满风险与挑战,但这次,他要面对的是一次特殊的“出警”——为生命续航。

  此后一段时间,小刘经历了体检和HLA高分辨率检测以确认匹配情况,又经过对他而言“漫长”的等待后,终于接到了“匹配成功,可以进行移植”的电话。 4月2日清晨,他比平时上班起得更早,换上了绿色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T恤,对着镜子整理好衣领。“今天这个‘勤务’很特别,得精神点儿。”他笑着对陪同的同事说。 早上8点半,采集室内,医护人员细心地为小刘做着准备工作。当采血针扎入血管时,这位平日里处理警情雷厉风行的硬汉民警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但很快就舒展开来。“跟我们执勤时受的小伤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 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运转,深红色的血液在透明管路中缓缓流动。他的两只手臂都不能随意移动,但他依然保持着标准的平躺姿势,就像平时执勤时一样一丝不苟。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作为警察,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群众,捐献造血干细胞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守护生命。” 当被问及想对受捐者说些什么时,小刘满怀深情,“希望他一定要坚强,战胜病魔。等康复了,好好享受生活,把生病时错过的美好都补回来。”小刘说:“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像献成分血一样简单,却能给他人重生的机会。希望更多健康适龄的朋友能加入中华骨髓库,让更多患者看到希望。”(红墙卫士公众号)

【纠错】 【责任编辑:高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