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口出生率“逆袭”背后

2025-04-03 07:00:00 来源: 《环球》杂志

 

2024年10月31日,市民在韩国世宗市新建成的国立儿童博物馆参观

文/《环球》杂志记者 姚琪琳(发自首尔)

编辑/马琼

  韩国政府前不久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出生人口为23.8万人,同比增加3.6%,实现了韩国出生率时隔9年后的首次回升。韩国总和生育率(平均每名育龄妇女一生所生育子女数)升至0.75,同比增加0.03。尽管这一数字与维持人口基本稳定所需的2.1仍相去甚远,且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这一积极变化无疑给长期笼罩在低生育率阴霾下的韩国社会投下一束亮光。

出生率小幅反弹

  有分析认为,2024年韩国二胎出生率有所提升、大龄产妇人数增加和结婚人数总体增加等因素叠加,使得韩国出生率出现小幅反弹。

  另据统计,2024年第三季度韩国新生儿中二胎的比重为32.5%,较2023年同期增长0.6个百分点。尽管增长幅度不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韩国妈妈们生育二胎的意愿有所提高。

  在《环球》杂志记者居住的位于首尔市中心的小区附近,方圆500米内就有两家幼儿园。其中一家规模较大的幼儿园早上7点半就能入托。为解决职场父母下班晚的后顾之忧,幼儿园还可以提供夜间看护服务,最晚至晚上9点,对职场父母来说十分友好。记者的邻居金女士是一名职场妈妈,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她说,看到首尔市最近出台了不少生育支持政策后,对于生二胎也开始心动。

  据首尔市政府介绍,为解决紧急和临时托育问题,市政府推出了按小时收费的“首尔型时间制专业托儿所”和“首尔型早晨托育中心”,为上班族家长提供小学阶段儿童的早餐、作业指导及上学陪同服务。365天运营、区域性夜间托儿所、小时制托儿所、周末及假日托儿所等“紧急和临时托儿所”的数量也将从2024年的536家增至550家,进一步满足家庭多样化的托育需求。

  考虑到经济负担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首尔市政府重点关注中小企业、小商户以及个体经营者等群体,解决他们在生育和育儿方面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具体措施包括:

  育儿假替代人力补贴政策——为雇用育儿假替代人员的企业提供补贴,每月提供20万韩元(1韩元约合0.005元人民币),补贴期限最长可达6个月,以方便企业顺利找到替代人力。

  同事补贴奖金制度——为接替育儿假人员所从事工作的同事提供每月10万韩元的奖励金,奖励期限最长可达1年,以确保员工在申请育儿假时,其同事不会因额外的负担而感到心理压力。

  首尔型产假工资补贴制度——为生育休假的员工提供最后一个月(30天)最高达90万韩元的工资补偿(企业非强制提供),以确保员工在产假期间的收入不受影响。

  得益于这些政策,自2024年4月以来首尔市的人口出生率显著提高。截至当年10月,出生人数在7个月内同比增加了1901人(增长率8.4%)。出生人数连续7个月增长,是首尔市12年来首次出现这样的现象。与此同时,婚姻登记数量也增加4799件(增长率达24.1%)。

生育环境改善

  近年来韩国政府高度重视改善育儿环境,扩大托儿所设施投资,增加国营儿童保育服务的供给,并对相关服务提供财政激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父母在育儿中的后顾之忧。尤其是为了让父母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政府对育儿假政策进行优化——增加父亲育儿假天数,鼓励父亲更多地参与到育儿中,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母亲的育儿负担,使得女性在生育后能够更安心回归职场,减轻因生育对职业发展的担忧。

  世宗市被称为韩国的行政中心复合城市。2012年,韩国启动中央行政机关向世宗市搬迁计划。目前,有44个韩国中央行政机关在世宗市办公。负责世宗城市建设的幸福厅公务员金振辉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世宗市的生育环境非常友好,近年来人口出生率连续数年居韩国首位。

  金振辉表示,世宗市的政府办公楼内有设施齐全的幼儿园,他和夫人都是在世宗市工作的公务员,三岁的女儿就放在政府办公楼里的幼儿园。他们一家居住在附近的公务员小区,每天上班前妻子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下午5点他下班时接孩子回家。

  让记者感到好奇的是,在加班文化盛行的韩国,公务员真的可以5点下班?双职工育儿会不会很辛苦?

  对此,金振辉解释道,最近几年韩国的社会氛围对育儿宽容了很多,尤其是公务员到点下班接孩子很正常。而且他和妻子是双职工家庭,根据韩国育儿假的规定,在孩子8岁以前,他和妻子分别享有一年的育儿假,而且育儿假可以根据需求拆分使用。这些保障让他们感觉养育孩子轻松不少。金振辉说他和妻子都已年过40岁,目前准备抓紧要二胎。

2024年10月31日,小朋友在韩国政府世宗市办公区内的幼儿园看书

  在韩国,像金振辉夫妻这样仍有育儿计划的家庭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男性和女性的初婚年龄分别是34岁和31.5岁。韩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高,职场竞争激烈,许多年轻人为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会选择出国留学、攻读研究生或考取各种资格证,推迟正式进入职场的时间,结婚和生育时间也随之不断推后。

  《环球》杂志记者的不少韩国朋友坦言,很多韩国人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结婚晚导致怀孕生孩子更晚。虽然韩国的辅助生育技术非常先进,但大龄妈妈怀孕生产面临的挑战确实不小。

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有分析认为,2024年韩国人口出生率回升受到了周期性因素的影响。1990至1995年间出生的人群近年开始步入结婚生育年龄,这一时期每年出生人口超过70万,相对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结婚生育人数有所增加。这一群体成长于韩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经济状况相对稳定,具备一定的生育条件。

  此外,一度因新冠疫情被遏制的婚姻需求在疫情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韩国统计厅近日发布的2024年婚姻和离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婚姻登记数量超过22.2万对,增幅创下近28年来的新高。

  韩国2024年10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年龄25岁至49岁的韩国单身人士,超过65%有结婚意愿。相关报告说,这表明韩国人对婚姻和生育的看法正变得越来越积极。

  通常情况下,结婚人数的增加会自然带动出生人口的上升。相关研究表明,韩国人从结婚到生第一个孩子的平均时间为2.45年,因此2022年开始的“结婚潮”在时间上恰好对应了2024年新生儿数量的反弹。

  然而,要实现生育率的持续显著提升并不容易。韩国的育儿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生育率的社会问题。其中,畸高的教育费用是家庭育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类课外辅导费用让许多韩国家庭不堪重负。韩国统计厅发布的调查显示,韩国人2022年在课外培训上花费的总额接近26万亿韩元(约合1305亿元人民币)。

  有韩国专家建议,政府除了“砸钱”鼓励生育外,还需要通过改革教育制度,推广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减轻学生的考试和竞争压力,让孩子们在更加宽松和愉快的环境中成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父母的生育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