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頻|澳門長大了
澳門特區真的長大了,澳門特區將成長得更為茁壯!
MV丨《七子新歌》
唱一曲七子長歌,笑看蓮花水中游。
行走澳門特區:20歲,生日快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年輕的澳門特區充滿了活力與希望。20歲,生日快樂!
微視頻丨清流千里潤濠江
千里清流潤濠江,盛世蓮花日日新。
《我愛你,中國》——澳門
新中國70華誕之際,澳門開創發展的新局面;續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篇章。
【中國心 澳門情】心系祖國 同心筑夢
當年,老一輩的澳門人每年建牌樓歡度國慶,而今天,新時代的澳門青年接過愛國的旗幟。
《情暖濠江》 第八集 希望在路上
澳門大學將從面積僅有0.05平方公里的老校園搬遷到廣東省橫琴島1.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設澳門大學新校區。
【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特別的回信
兩封回信,滿載殷殷牽掛;紙短情長,寄意眷眷情深。
英國小哥“天籟之音”挑戰《七子之歌》,出道即巔峰!
英國小哥“天籟之音”挑戰《七子之歌》,出道即巔峰!
《焦點訪談》新澳門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20年來,澳門經濟和社會飛速發展,成長為一個朝氣蓬勃的現代化都市,“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果斐然。在這塊土地上,愛國愛澳的家國情懷始終如一。
【協同奮進 共創繁榮】澳門:攜手大灣區 拓展發展新空間
澳門回歸20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支持澳門多元發展。伴隨粵港澳大灣區的加快建設,澳門將拓展發展新空間。
《情暖濠江》 第三集 我對澳門有信心
1999年澳門回歸后,祖國內地和澳門的聯系愈發緊密,澳門經濟也因此迎來了高速發展。
小城故事·澳門
小城故事·澳門
澳門記憶1999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了!這一天,舉國歡慶,澳門民眾喜笑顏開;這一天,《澳門日報》連發兩個號外;這一天,萬人夾道歡迎駐澳部隊......這一天,發生了太多難忘的故事。
《焦點訪談》 新澳門故事 粵澳融通聚民心
澳門和內地的交往越來越密切,越來越深入,從制度銜接到設施相通,從人員交流到經貿協作,各行各業深度融合,不僅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也給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中國心 澳門情】為澳門爭光 為祖國添彩
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社會、民生取得巨大成就,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被澳門市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說,澳門的發展離不開祖國的大力支持,為澳門爭光、為祖國添彩已經成為澳門人的共同心聲。
澳門記憶2000
2000年10月1日,五星紅旗與澳門區旗在奏響的國歌聲中,一同在金蓮花廣場上升起。這是澳門在回歸祖國后的第一個國慶節舉行升旗儀式。追溯歷史,早在1949年10月1日,澳門濠江中學就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科技之光耀濠江——回歸20年澳門科技創新記事
搭乘科教強國的時代巨輪,回歸祖國20年的澳門,正開啟一場前所未有的科學征程。
歌唱祖國丨一首歌一座城:澳門
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澳門
《情暖濠江》 第二集 我是中國澳門人
澳門回歸了,新的歷史從這一天開啟,新的希望在這一天被點燃,下定決心開創新紀元的澳門人開始從各行各業走到臺前變身為公共治理不同領域的當家人。
【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主播看點之尋音攬夢
為紀念在澳門出生的偉大音樂家冼星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設立“冼星海紀念館”,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獻禮,以表彰冼星海對國家所作的貢獻,傳揚他的音樂成就。
澳門大學20年間實現跨越式發展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感慨道,澳門大學的發展是“一國兩制”在澳門特區成功實踐的重要佐證,更可以說是創新的范例。
澳門青創故事系列之二:用科技讓中藥煥發“新生”
由澳門大學走出來的創業團隊“金創克”,依托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打造的“豐沃土壤”,通過現代技術,讓傳統中醫藥煥發出了“新生”的力量,也就此發動了團隊自身的創新驅動引擎。
澳門青創故事系列之一:“十年磨一劍”的納金科技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這里的創業者們提供了廣闊機遇。
領略澳門國際青年舞蹈節巡游表演
澳門國際青年舞蹈節在澳門舉行巡游表演,巡游隊伍從大三巴牌坊起步,穿行澳門歷史城區。
帶你參觀北京世園會香港園、澳門園、臺灣園
澳門園,以“荷園”為名,以媽祖閣牌坊作為展園門戶。園區內的大型中式水池中,放置代表澳門的金蓮花雕塑。
港澳臺青年學子盛夏逐夢神州
近年來,為港澳臺青年而設的實習、交流活動可謂百花齊放,內容設計與時俱進,貼近國家政策和學生未來就業需求。